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2421|回复: 3

居家小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19 16: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居家小史

李福源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的大幕在中华大地徐徐拉开。这一年,我家的标志性事件就是我的降生。
    爸妈结婚晚,要孩子晚,作为家中的长子,我出生时,父亲32岁,母亲27岁;与父母同年龄的人,孩子基本都会打酱油了。父亲对我的到来兴奋到了极点,在那个物质还很匮乏的年代,他倾尽全力宴请了全村的老少,并且当众宣布要盖一座瓦房以迎接我的到来。正甩开腮帮子吃饭的乡亲并没太拿父亲的话当回事,他们或者事不关己,或者认为父亲只是酒后之言,一边说着挺好挺好,一边不住喝酒夹菜,岔开了话题。
    父亲是个认真的人,有时认真到有点执拗。但是在盖房子这事上,他和母亲还是意见相同的。父亲曾回忆说,他小时的生活异常艰苦,7岁时,奶奶去世;14岁,爷爷瘫痪,年纪轻轻的父亲就承担起了整个家庭生活。当时住的房屋是祖上留下的,碎石砌成,狭小逼仄,昏暗异常,人在屋子里需定会儿神才能看清周围的物事。那时农村的房屋大多如此,父亲也不以为杵——整日的劳作使父亲无暇也不敢想象能有一所新房子。没有女人的家庭到底有多乱,怕是想象不出来的。我曾问母亲第一次到父亲家时什么感受,,母亲不假思索说了两个字“猪窝”,又想了想说:“比猪窝还乱,猪窝还有个落脚的地方,你爸家里走一步都能拌跟头!”
    因为家穷,没人肯为父亲介绍对象,媒婆进屋看看家境也是直叹气,想不出哪家闺女能愿意就这个主。父亲倒是不急,或者说最起码表面上看起来比较沉得住气。他自由慢赶地选地基、挑土,担石,用高粱秸打箔材,不急不躁地做着盖房准备。前前后后历经了五年,竟然把所有的材料全部准备妥当,也就有了他的第一套房子,这房子后来就成了父母的婚房。我的印象里,房子的主体全部由石头砌成,坐北朝南,三间,大小不到四十平方,里间住人,外面两间通厅,兼具着除卧室外的所有功能。这所房子是父亲成年后的第一套房子。房子没有任何附属设施,逢阴天下雨,父亲就把炉子搬进屋里生火做饭,浓烟滚滚中的他们忙于当下的生计,不知道未来会是怎样。我想,父亲所设想的未来,肯定是再加一间或者几间房子,这在当时的农村毕竟是最实际也是最迫在眉睫的事情。
   父亲当时已经是代课老师,工分挣着,另外每月还享受镇上三五元的补贴,这让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村人羡慕不已。放学后的父亲会立即由教书先生转化为地道的农民,除帮助母亲打理自留地外,还要拾柴笼草、挑水担粪,每天忙到麻麻黑。天色转暗以后,农活做不了了,父亲就拿起撬棍钎子到后坡开采石头。他也只能利用这段时间来实现他为儿子盖房子的梦想。
    1981年,经过四年的筹备,石头原料准备妥当,其它材料也基本备全。父亲早早和邻里乡亲打过招呼,选个黄道吉日正式开工。
    在80年代的农村,盖房子绝对是头等大事,不仅要耗费掉一家人十几年几十年的积蓄,还要大半个村的人参与其中。男劳力垒石砌墙,女的则负责后勤保障,如果有余空,还要拌灰和泥,尽量不耽误工期。农村盖房,大都属于“换工”,加上父母人缘好,谁家有事都跑在前面,所以这次盖房,来帮忙的很多。虽然“换工”不需要支付工钱,但是每天的吃吃喝喝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为加快进度,等晚上乡人都散去后,父亲和挺着大肚子的母亲还要搬石备料,一直忙到下半夜。稍事休息,天即泛白,乡人又陆陆续续返回开工。
    经过近一个月的忙碌,一间近20平方的西屋终于竣工。房屋下半截为石头,上半截为砖,顶覆瓦片,门窗皆为绿漆大扇,这在当时普遍以麦秸为顶的农村,显得尤为高档。父亲当初的愿望也终于实现,母亲则在此后不久诞下大妹。
        1987年,小妹出生。父亲从门市部赊了一块黑白电视,价格500多元,是父亲半年的工资。电视虽然只能收一个台,但全家人却极为兴奋,尤其对我来说,再也不用死乞白赖地到别人家里看电视了。虽是小孩,也能感受到长期在别人家看电视的拘束与不自由,但电视的魅力又让自己一次有一次厚着脸皮蹭进别人家,不管人家是在吃饭还是在休息。那时电视里播放的是《西游记》、《射雕英雄传》、《萍踪侠影》《霍元甲》等,感觉这一辈子看的最经典的剧目都是在那个时候播放的。
     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我家的住房结构基本没有变化。添了小妹后,父亲又购置了一张油漆大床摆在了北屋的外间;小妹稍大后,和姐姐睡里间,父母睡外间,我睡西屋。日子贫穷,却也安定。
    1999年,我师范毕业。这一年开春,父母又定下计划,要对北屋进行翻修。我对此比较反对,我那时就预想到在不久的将来,我和父母一定是要离开这个山村到城里生活的。此时再对房屋进行大规模的建设,浪费血汗钱,比较不值。父母不赞同我的说法,他们认为我想的不切实际,最多我会在城里落住脚,他们是要一辈子和这片山这方水作对的。另外,父亲还委婉地告诉我,家里房子已经十分破旧,万一哪天我领回个女朋友,人家见咱家这寒碜样,怕就不和我交往了,我听了虽不敢苟同,却十分感动。
    说干就干,父亲立即找上村里的施工队,核算出原料、工钱,雇上村里的两台拖拉机往回拉运原料。这时的修建方式是以施工队为主,村里偶有“换工”的,也是帮个一两天,或者干脆一天不帮,上点份子钱完事。
    这一次因施工队承包,父母的工作量少了一些,但是花费上却比上次翻了几番。盖房过程中,又恰逢乡里要求每个老师集资2000元,不按时交上,即进行辞退。这对于已经掏了老底的父母来说实在雪上加霜,两人昼夜不寐,长吁短叹,却无计可施。一直在帮工的二舅召开会议,要求妈妈的姊妹每人去借500块钱应急。两天内,2500块钱送到了妈妈手里,暗自啜泣的父母终于露出了笑脸,工作不仅保住了,工钱也有了着落。
    房子盖好后,母亲又请邻居搞装修的对新房进行装饰,吊顶,铺设地板砖,还挂了一盏造型复杂的吊灯。吊灯有七八个小灯泡,这对节俭的父母来说很不实用,所以不长时间就不再使用,另接出一条线安了个灯泡,吊灯成了名副其实的装饰品。
    为和新房搭配,父母又从岭子镇一次性赊欠了25吋彩电、影碟机、功放机、音响等。我印象中,电视2500元左右,功放机500多元,总共花了近5000元;那时,父亲的工资是700多。
    新房新家电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新鲜感和幸福感,尤其是十分热爱唱歌的我,也终于可以像城里人一样手拿麦克风,陶醉在自己的歌声里不能自拔。父亲一辈子没有唱过歌,连小声的哼哼都不会,也情不自禁拿起麦克风唱了一曲《三套车》,这是我唯一一次听到他唱歌。那时候,村里大兴购买功放、音响,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歌声飘出,唱的最多的是《杜十娘》,“郎君啊,你是不是饿得慌,如果你饿得慌,对我十娘讲,十娘我给你做面汤。”这歌词,成了我挥之不去的梦魇。
    翻修房屋和购置家电透支了我家未来几年的收入。为偿还欠款,二人拼命劳作,父亲一边教书一边种地,并种植大量花椒树、椿芽等增加收入。母亲则在淄川一处碎石场找了份工作,干完工回来后,再和父亲到地里劳作。这时的我已经工作,工资570元,我每月交给父母500元,自己留下70元。
    2003年,在偿还完所有债务后,我家居然有了1万多元的存款,但是紧接着要在城里买房。父亲托关系问到了夏家庄新建的楼房,87平方,要价7.4万,原有的1万多元的巨款瞬间成了零头。为给我买房,母亲找了家中一个颇有钱的亲戚借款,亲戚听说是给我买房结婚用,慷慨借了3万,让母亲感激了后半生。这些钱加上我从银行贷的3万元,终于买下了新房,我的婚姻大事也摆上了日程。
    这是我家的第一座楼房,父亲倾尽全力想装修得高档一点。为此,他把家中所有的木头全部拉来,在屋子里打上大大小小的橱子,以便我们存放家什。妻子则负责购买了屋内的一切——这时,我家已经连1000元钱都难拿出。
    房屋装修完成,隔年我结婚,婚后,我和父母平分了债务。妻子家庭条件较好,从未有借钱经历,我们分摊债务后,妻子开玩笑和我说,和我一结婚后,她的生活马上倒退了20年。我于此极为内疚,妻子跟着我时,没谈任何条件,不仅母亲给的定亲钱马上拿出填补家用,就连自己多年积攒的钱财也尽数投入。妻子说,父母养育你们几个不易,不要让父母承担过多,咱们年轻,多分点账无所谓。妻子善良且通情达理,在这点上与父母相同,她又目睹了父母每日的操劳,深感父母的不易,所以她与我父母的感情极为亲密,时时处处为他们着想。父母对这儿媳也是十足的满意,无论大小事必须先与妻子商量,愿意听听妻子的意见。听说过很多婆媳不和的事后,他们这样的和谐相处让我欣慰且极为自豪。
    孩子出生后,为方便父母照看孩子,我和妻子在离我们小区附近为父母买了一套二手房。房子不大,只有60来个平方,但父母对此却十分满意。他们在牛筋巴力给我们买了婚房后,已经无力再购置房屋,现在我们一下子提供给他们住房,这让他们惊喜异常,一则照顾孩子方便,二则可以摆脱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农村,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本以为有这两套住房后,就安心下来再也不必考虑房子的事情。可事与愿违,2007年,与妻子携2岁儿子到新开的翡翠园小区游玩,顿时被小区的环境所吸引,里面亭台楼阁造型典雅,小桥流水映衬着满地鲜花,让人一见就顿生爱慕。最主要的是幼儿园就设在小区内,接送孩子极为方便。与妻子商量后,决定再在这小区内购买一套。
    为防止20多万的价格吓坏父母,我们事前没有告知。等首付、贷款及合同等全部办完后,我们轻描淡写的对父母说,又在翡翠园购置了一套房子。父母惊讶我们哪来那么多钱,待知晓原委后,他们又深深自责起来,怪自己没有本事,帮不上忙。妻子连忙安慰说,你们劳苦了大半辈子,现在就是带带孩子,享受生活,其他的事情不要多想,一切都有我们在。母亲是极为刚强的人,无论生活中有多大困难,我从没见她沭头,更不会掉眼泪。但这一次,她眼睛湿润了,说,这个家多亏你了,儿子娶了你,是我和你爸修的福分。一句话,让妻子眼泪婆娑。
    新小区距离父母更近,走路也仅需一盏茶时间。父母对新房极为满意,常有事无事过来转转,逢有邻居相询,就自豪地说,这不到翡翠园儿子那里去了!唯恐别人不知儿子住在翡翠园。妻子笑说老爸老妈好虚荣。我说,这不是虚荣,这是一种被认可的需要。他们常年在山区农村,没想到一辈子能走出山区,能像城里人一样住上楼房,更没想象过他们的儿子能在一个地区最好的地段买房子居住,他们很为此自豪,也很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找到一种城市里的归属感。
这段时间,父母心情最为舒畅。两人都有劳保,孩子工作生活也能说得过去,加上大妹、小妹都有孩子后,一家人隔三差五聚在一起,父母享受的是儿孙绕膝、天伦之乐,我们也沉浸在岁月静好的时光里,日子平淡温馨。
    2017年,父亲检查出癌症,虽经多方治疗,无任何成效。临近春节的一晚,父亲在喝完草药后,看着母亲,长叹一口气,眼泪顺着脸颊流下来,随后缓缓倒在母亲怀里,慢慢闭上了眼睛。大多好物不长久,彩云易散琉璃碎。父亲的去世给这个家庭造成了巨大悲痛,尤其是本就体弱多病的母亲,整整几天不吃不喝,身体彻底垮掉。
    我和妻子商量,在这个家庭里,母亲睹物思人,整日以泪洗面,不是长法,要不再买套房子让母亲换个居住环境吧!这一意见得到妻子认同。经过认真比对,我们选了市中心一处临湖的房子,一百几十万的房款已远远超出母亲的认知范畴,对她而言,上百万和上千万是一个概念,反正就是很多。等一切手续办完后,告诉母亲,在小妹那里买了一套房子,等交工后,让她和孙子孙女过去住。母亲自然明白我们的意思,说,你们放心,我很想得开。你爸走了就走了,咱活着的还得好生活着。现在条件这么好,我得争取活到孙子娶媳妇。妻子说,那哪能够,您老得长命百岁!母亲笑了起来,说那不成老祸害了嘛!这是父亲去世后,母亲第一次漏出笑脸,压在我们心头的阴霾顿时消散了不少。
    从父亲的第一次建房到我今年的买房,中间隔了半个世纪。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的房屋由自建到包工,由石头到砖瓦,由农村到城里,由平房到楼房,面积越来越大,环境越来越好,幸福感节节攀升!
    家庭是社会的缩影,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小的社会。家庭住所的变迁是社会变迁的诸多表现之一。我家每一次住房的变化,都是与祖国的繁荣发展紧密联系的,几十年的居住史,折射的其实是中国社会的发展史。正是由于祖国这个大家庭的不断蓬勃发展,一个个小家才能安居乐业,每想到此,心里总有满满的感激与自豪,庆幸能够生在这样的国家,庆幸能够逢上这样的时代!
发表于 2018-5-20 20:5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居家小史不一般,父爱绵绵似高山。子念悠悠带泪写,自强不息励志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0 22: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平实,内蕴深厚,叙述沉缓,真情得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1 12:5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深山樵夫 于 2018-5-21 12:52 编辑

居家40年变迁 ,酸甜苦辣多。写出来真不容易,在写的时候,肯定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拜读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