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一笑了之 于 2014-11-24 10:07 编辑
关于十四行 文/了之一笑
穿别人的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找去吧。
一个流行笑话。
我对其中的一个字产生了疑问:鞋,诗歌有没有鞋?
如果没有了鞋子~诗歌行走的时候就裸足了。
诗歌应该还是有鞋子的。甚至还有尺码。例如:十四行诗。
十四行诗原是欧洲的一种抒情诗体。系中世纪民间流行并用于歌唱的一种短小诗歌。十六世纪初,十四行诗体传到英国,风行一时,到十六世纪末,十四行诗成了英国最流行的诗歌体裁。产生了锡德尼、斯宾塞等著名的十四行诗人。
莎士比亚进一步发展并丰富了这一诗体,一生写下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主题更为鲜明丰富,思路曲折多变,起承转合运用自如,常常在最后一副对句中点明题意。其作品由三段四行和一副对句组成,即按四、四、四、二编排,其押韵格式为ABAB,CDCD,EFEF,GG。每行诗句有十个抑扬格音节。后来,弥尔顿、华兹华斯、雪莱、济慈等人也曾写过一些优秀的十四行诗。
再后来的十四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认可,出现了白朗宁夫人等名家。很多诗人如德语系以及俄语系的诗歌大量出现14行诗歌;在发展中,十四行也发生了变化,结构上通篇不分段的也大量出现;尤其是韵脚,改为更容易为人们所运用的“六八韵”和“八六韵”,尤其以“八六韵”居多(即前八行一个韵、后六行一个韵且均为隔句压韵)。
后来的后来,就是现在,汉语系的诗人一笑了之借鉴日本的俳句和古诗的“二四韵”等,或一韵到底或不刻意押韵;并在写作实践时,形式上或不分段或两句一段或不再严格讲究格式,甚至可以使用前三段每段4行最后一段两行、前三段每段4行最后一段两行的结构……
当然,诗歌是文本为王,别的没用;结构只是一种形式,不可否认的是意义并非神话,而只是结构的一种效果。
十四行中比较常用的是“双行体”,就是典型的两行一段、七段十四行;其实这也好理解:十四行类似加长版的日本俳句(日本鬼子偷学中国诗歌学不好,只学了一半),或者说,十四行是洗练版的中国信天游。
关于十四行,我认为除了句子及段落的照应外,有一句话不容忽视:艺术的打击力量在结束部分。
目前,一笑了之的十四行诗歌创作仍然在探索中~
十四行的外在结构:
1、每段2行,七段~十四行(谓之双行体的十四行)
2、开始三段每段4行,最后一段2行
3、开始四段每段3行,最后一段2行
4、开始两段每段5行,最后一段4行
X、开始两段每段6行,最后一段2行
5、每段7行,两段~十四行
6、不分段落,直接十四行(谓之整体十四行)
7、不受上述限制,自由分段,之中可以单独1行一段
8、整体四段,前两段每段4行,后两段每段3行(或前两段每段3行,后两段每段4行<再或后为四段、每段2行>)。
十四行的外在结构示例(以拙作为例):
1、每段2行,七段~十四行(谓之双行体的十四行)
群星(十四行) 引领我们夜晚仰视 寂静无垠 轻易摘取人类的头颅以及内心 璀璨或者暗淡 受命的主宰 为避开不幸和劫难将我们指引 仰望夜空 不再会有狂妄的人 有的只是心存敬畏 心怀感恩 相对于浩瀚的宇宙来说 渺小 微不足道的尘埃也胜过人群 我惊异于那么多巨大的石头 排兵布阵 天象解答秘密远近 谁把它们搬运到天庭 又是谁 在冥冥之中控制着我们的命运 在黎明的曙光隐身 依然照耀 通过爱情令我无限想象和接近 2、开始三段每段4行,最后一段2行
热爱并涂鸦文字(十四行) 我觉得自己应该出生在唐朝 可惜 李白杜甫白居易们早已先登捷足 他们将盛唐的位置牢牢占据 不在乎我的感受 也不曾与我商议 诞生在宋朝也行 我想可以退一步 就与柳永陆游苏东坡们称兄道弟 出入花街柳巷 一任大量才华词句 呕吐在青楼 或者跟随大江东去 甚至如果整个国家阳痿 朝廷无能 我就投奔八百里的水泊梁山去 做第一百零九位好汉 大碗喝酒 大口吃肉 立下誓言杀尽贪官污吏 没有人能够把握的 时间一去不返 我只能活在现在 热爱并涂鸦文字 3、开始四段每段3行,最后一段2行
一棵树向春天靠近(十四行) 窗外是白雪 冬天 馈赠的洁白花朵 将麦苗们轻轻覆盖着 旷野上树木早抖落叶子 站在那里 我的注视 跟随曙光一起抵达 时间的脚步是缓慢的 它在移动 一棵树 从大地出发向春天靠近 难以破译 树的语言 我能听出来 如果 有一棵树愿意与我相识 一棵树喊我 一笑了之 我就会答应并将其抱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