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11879|回复: 11

【高青采风】蔚蔚西红柿 寒冬着意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8 09: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蔚蔚西红柿  寒冬着意红(采风征文)
张店 大街北平(韩卫东)

去高青采风的路上 ,同事打来电话约我中午聚聚。我谢绝了邀请说:“不行啊,我正在去高青参加西红柿采摘活动----”,“什么?别忽悠人了,数九寒冬天摘什么西红柿。”同事打断了我的回话。“哈哈,孤陋寡闻了吧,我们这次采摘的是水果西红柿,又大又好吃。”我不由得咽了一下口水。“真的?给咱弄几个来,饱饱口福。”“好的,我马上用无人机给你快递过去。”我调侃道。“哈哈----”我和同事大笑起来。幸福、赞美、期盼、憧憬,一切尽在这笑声中。

汽车飞速行驶,一路雪铺原野北国风光。我无暇一顾,记忆闸门洞开,脑海里西红柿的一些点滴记忆历目眼前。

小时候,我们把西红柿叫做洋柿子。那个年代,国家工农业基础薄弱,很多东西都不能自产,需要从国外进口和引进。这些舶来物往往被冠于“洋”字。如自行车叫洋车,钢钉叫洋钉,煤油叫洋油,火柴叫洋火,机制的布叫洋布,还有洋戏匣子(收音机)、洋白菜(甘蓝)、洋葱(圆葱)、西服洋装、洋枪洋炮等等。一个“洋”字,折射的是旧中国的闭关锁国、贫穷落后,是新中国的一穷二白、百废待兴。

那时,我们家生活很是困难拮据。全家七口人只有父亲每月几十元的工资收入,人均不足十元。虽尚能维持温饱,但那些鱼肉蛋油,瓜果桃李之类的东西,却是珍惜难得、日常难见的。能给我们解解馋虫的多是西红柿和黄瓜。这也是沾了“农药厂”的光。因为是化工农药生产单位,除了工资外,岗位属生产一线的父亲每天有二毛钱的保健票补贴。按要求保健票主要是让本人购买营养品用来补养身体,如有结余也可以在食堂里购买西红柿和黄瓜等。大人们往往舍不得独享这份待遇,对这种“额外的收入”父母出手也似乎“慷慨”一些。隔三差五的给我们一张保健票,去食堂买来西红柿和黄瓜(那时西红柿黄瓜几分钱一斤),充当水果吃。天热的时候,舍不得买西瓜,就把那西红柿、黄瓜放在凉水中凉透,凉爽酸甜(清脆),赛过那水果、西瓜,带上几个(根)上学,可神气了。那些父母没有保健票的孩子们就没有这个福气了,总是眼巴巴的看着我们手中的西红柿、黄瓜,直咽口水。酸甜的西红柿、清脆的黄瓜,伴随着我们长大,成为永远抹不掉的美好记忆。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农药厂职工家属宿舍搬迁到了厂区外面,与洪沟村相邻。洪沟村是张店区蔬菜生产基地,不种庄稼,只种蔬菜。职工家属宿舍的东北就是一片又一片的菜园,种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一架架西红柿、黄瓜,一片片韭菜、油菜,一垄垄茄子、芹菜----。这些菜园阡陌交错,田埂纵横成了人们散步观景的好去处。每天晚饭后,人们便三五成群在园中散步。菜园更是孩子们的乐园,比鲁迅小时候的那个“百草园”大得多,有趣的多,好玩的多。我们在菜园里捉迷藏、放风筝、逮蚂蚱、扑蝴蝶等玩的很尽兴。秧架上那红红的西红柿、翠绿的黄瓜让我们垂涎三尺,趁着看园人不在的时候我们会顺手“偷”摘个黄瓜、西红柿狼吞虎咽的吞下,真是爽快极了。

菜园子就像是个大学校,让我们懂得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认识了各种各样的蔬菜。从播种、发芽、成苗,开花、结果到施肥、锄草、浇水、采摘、拔秧等每个环节都了如指掌,个个成了“小专家”。更难得可贵的是让我们切实体会到了菜农的艰辛和不易,真正懂得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个道理。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在依靠人力和靠天吃饭的年代,与种粮作物相比,种菜更为繁琐精细,更加辛苦劳累。蔬菜怕旱,要勤浇水。那时浇水全凭人力,用辘辘从井里提水,浇灌几十亩地,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蔬菜喜肥,那时化肥尚未普及,用的肥料是粪便。将粪便掺入细土凉至半干,均匀的撒在菜地里,臭味熏天的让人作呕。除草更是细法活,杂草长在秧架下、秧蔓中、菜苗里,农具基本用不上,主要用手工拔草,双手被草划的一道道血口子。宋朝诗人王禹偁诗曰:“菜助三餐急,园愁五月枯。废畦添粪壤,胼手捽荒芜。”形象的刻画了种菜之辛苦之不易。

那个时候还没有种菜大棚,农菜作物皆是春播夏(秋)收,靠天吃饭。深秋以后,各种蔬菜使命结束,拔秧除梗,市面上新鲜蔬菜便寻无可觅了。每年冬到春的这段时间,可食的蔬菜除了白菜就是萝卜(也要在过冬前大量储存)。特别是春天,更是无菜可食,一日三餐的“菜肴”,基本以咸菜为主。约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人发明了自制“西红柿罐头”。其做法是将西红柿切片,装入玻璃吊针瓶中,用大火蒸熟,盖紧密封贮藏起来。到了冬春没有蔬菜的时候,拿出来食之。这个方法风靡一时,几乎家家户户都在深秋西红柿下市之前,争相做“西红柿罐头”。一时玻璃吊针瓶成了紧缺货,竟一瓶难寻。记得当时,我费尽周折,淘换了十几个玻璃吊针瓶,入冬前做成“西红柿罐头”储存起来。平时不舍得吃,珍贵的像宝贝。只有过节或有客人时,才拿出一瓶做菜吃。2013年,我曾写了《紧缺的吊针瓶》一文,以纪念改革开放35周年。

一阵喧哗,将我的思绪拉回到了现实。

我们来到了淄博花东高效农业示范园暨山东农科院蔬菜花卉示范基地。放眼望去,十几个智能化蔬菜大棚,突兀而立,高大巍峨,像一座座雪峰整齐有序的排列在原野,十分壮观。大棚里栽种的是省市农科院研发培育的新品种——水果西红柿。这是花东村脱贫致富好带头人崔爱民书记的又一大手笔,是高科技农业发展的又一创举。使花东村形成了杏鲍菇与西红柿双业并举,双蒂并开的产业结构,为村民脱贫致富实现小康打下坚实基础。

走进西红柿种植大棚,让我们见识了农业现代化的魅力。每个大棚占地约二亩,实行智能化控制。温度湿度通风等可调可控。大棚里温润如夏,非常适宜西红柿生长。细细的塑料管道铺至根茎上方,浇水、施肥可直接点滴到根部,即精准又节约。由于统一育苗、统一栽种、统一浇水施肥等,每个大棚的秧苗齐刷刷的一般高,就像一支支阅兵仪仗队,整齐划一。为了保证即时供应市场,大棚实行错时栽种。有的大棚刚刚出苗,秧苗娇小可爱;有的大棚秧苗正在开花,朵朵小花,黄黄艳艳,淡放清香;有的大棚已是硕果累累,一个个红彤彤的西红柿挂满枝秧等着采摘。

我们一边参观,一边好奇的向专家请教。我问道:“大棚里如何解决授粉问题。”淄博农科院的耿院长说:“看来你是个内行,这个问题提的好,大棚种植授粉是关键。”他指着一只正在飞舞的蜂说:“这就是大棚里专门授粉的蜂,比蜜蜂大些,学名叫熊蜂,是科研人员从众多的蜂种中筛选出来的。”耿院长充满着自豪説。“这种蜂的特点:一是对光不敏感,那些对光敏感的蜂容易受光照的引诱撞到顶棚上,受伤致残。这种熊蜂就不出现这种情况;二是它能凭着独特的嗅觉分辨出那朵花是否授过粉,只要是授过粉的花,它就不会光顾了,避免了无效授粉,所以授粉的效率很高。”“真是太神奇了。”“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我们不仅啧啧称奇。耿院长继续讲到:“就像这个大棚,若人工授一遍粉,需要七八个人干上整整一天才行。采用熊蜂授粉只需要五六十只就行。比人工授粉即质量好又节约大量的人工成本;三是熊蜂授粉的西红柿果实饱满,瓤心充实----”正说着,一只熊蜂飞到近前,舞步翩翩为花授粉。我拿起手机想抓拍下这个小精灵的容姿,刚到跟前它便警惕的飞走了。“哈,警惕性还蛮高呢。”我为没拍到这动感的画面遗憾着。

另一个大棚,菜农们正在采摘着成熟了的西红柿,十几个大妈在紧张的忙碌着。这些过去闲赋在家、分文无取的农村大妈,如今成了股民和员工,每天工资八十元左右,还能分到红利。“党的政策好啊,也多亏了有崔书记这样的好带头人----”一位大妈一边采摘着西红柿一边给我们讲着村里的发展变化,秧架中大妈那红红的脸和红红的西红柿相映交辉,构成的画面是那么和谐美好。我拿出手机拍下了这感人的画面。“看这西红柿多大,不用农药,有机无害,味道可好了,你们快尝尝。”大妈热情的把一个个熟的透红的西红柿塞给我们。我三五除二几口把西红柿吞下:“好吃,确实好吃,水果西红柿名副其实,名不虚传。”我竖起来大拇指点赞道。瞧,那边李树深老师和胡华业老师也正大口朵颐着西红柿,我赶紧用手机抢拍下这难得的镜头,也算是弥补了没有抓拍到熊蜂采食授粉镜头的缺憾。

走出大棚,阳光明媚。激动的泪水盈眶而出。我从小生长在农村,曾尝受过农村的艰辛困苦。脱贫致富,实现小康,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和追求,而今正逐步实现。今年,全国实现了全部贫困县摘帽的奋斗目标,党中央制订的脱贫攻坚首要任务已经完成,取得初步成效。花东村的变迁和发展是一个缩影和典型,昭示了脱贫致富的方向,展示了脱贫致富的成果,树立了脱贫致富的榜样。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努力奋斗,老百姓的日子就一定像那熟透的西红柿——红红火火、甜甜美美,越来越好!
发表于 2021-1-8 10: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寒冬品味鲜美西红柿,共享花东范园奉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8 11: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劳丁 发表于 2021-1-8 10:54
寒冬品味鲜美西红柿,共享花东范园奉献。

谢谢丁老雅评,鼓励我继续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8 12:29: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跟着韩老师的文字就跌进了回忆中,这流畅,简洁,充满乡村“洋柿子”香的语言有着清丽脱俗的高贵感。从您的作品中我们看出对农村灵脱贫的敏锐触觉,期待每个农村都变成城市里的公园。感谢您的大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8 13:06: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韩老师的文笔细腻!潇潇洒洒进入一段情感的回忆。为好文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8 16: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韩老师的精美采风美文深有感触,同龄人的视角,同龄人的岁月,对西红柿犹如人间仙果,有回忆变为现实。遥握冬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8 16:53: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旧社会的对比,反射出我们国家的人民生活越来越好。韩老师的佳作耐读,让人我受益匪浅。赞/:strong 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9 04:06: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拜读韩老师大作,洋柿子的前世今生在老师笔下灵动了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9 07:44: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老师文友的雅评,你们的鼓励是我写作的动力。让我们在新的一年共创佳绩。祝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9 18:54: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同感,让人回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