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玉军 于 2015-8-21 07:26 编辑
散文《绿叶对根的情谊》 临淄/李玉军 大树从泥土中汲取营养,枝繁叶茂,在天地之间站成一道风景。绿叶,经历过春天的温暖,夏日的焦灼,秋风的寒意,陨落在树下,枯黄的身躯化作肥沃的泥土,给树根增添来年再展风姿的力量。在外漂泊多年的老人就是一片秋天的叶子,而魂牵梦萦的故乡就是灵魂中永远真切亲近的大树。 这位老人是一个煤矿退休工人,退休以后回到乡下的老家。那时村里还很落后,路是土路,村民们在田野里种着些零碎的菜地,维持着简单清苦的日子。 从村子到镇上的路是一条约三米宽的沙子路,年久失修,每到雨季,坑坑洼洼都是泥水,人们从这“水泥路”上走过,都说,这路该修了。村里没钱,村长一筹莫展。村民不满,怨声载道。突然,有一天,几辆翻斗车从沙滩里拉来石子,数十堆石子倒在路上,一辆推土机把这些石子推平压实,很快,路修好了。老人像一位得胜的将军,昂头挺胸从路上走过,仿佛检阅麾下的军队。全村老少走上这条路,笑意写在脸上。老人用两个月的退休金打开了全村人多年的心结。 后来,老人发现,村里的水塔(老百姓俗称水楼子)出现多道裂缝,这个生产队时代的建筑已至暮年。老人找来施工队,用钢筋水泥里外加固,让水塔焕发出青春的光彩,至今它仍然屹立在村子中央那棵老槐树的旁边,默默地向人们诉说着这位退休老人的故事。 老人的眼睛里看到的是故乡的贫穷,仅用他那每月一千几百元的退休金已经满足不了他改变家乡的热切愿望。六十多岁的他,本该颐养天年,尽享天伦之乐。可他开始了第二次创业,承包了村里废弃多年的一个厂子,改建成养鸡场。他的养鸡场蓬勃发展,规模档次在全镇屈指可数,带动了本村及周边村子的农民,养鸡成为村民们又一个经济支柱,很多人由此过上富裕的生活。每到春节和九九重阳节,村里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都会从养鸡场领到十斤鸡蛋,老人们从此对这位退休老人更加敬重。因为,他们看到了他更广阔的胸怀。 后来,村里修水泥路,退休老人捐款最多,他还让在外工作的儿子回家捐了款。 老人的事迹感动了村民,有的村民把报社的记者找来,想让记者把老人回报家乡的事迹写成文章见诸报端,记者说明来意以后,老人谢绝了。他说,没有一个孩子愿意看到母亲衣衫褴褛食不果腹,没有一个游子愿意看到阔别多年的故乡还是原来的模样,他仅仅做了自己份内的事情,自己的力量又太微不足道。记者只好无获而归。乡亲们终于彻底明白了,退休老人对故乡这片土地捧出的是一颗真心,一颗水晶般纯净的心,任何世俗的名利都会玷污他的圣洁与美好。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我是你的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这是绿叶对根的情谊。”歌声是深沉的发自心底的倾诉。听着这动人心弦的绿叶心声,眼前再现退休老人回乡后所做的一幕幕往事,我心潮起伏,泪湿衣襟,提笔写下这段感怀的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