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7736|回复: 2

程天翔:网络文学“经典”之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23 18: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醉墨轩 于 2018-12-23 18:53 编辑

程天翔:网络文学“经典”之思
来源:《青年作家》 | 程天翔


作为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学用了二十年时间实现了创作、传播及阅读方式的变革。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的《2017 年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指出:截至2017 年,网络文学作者达到了1400 万人,各类网络文学作品累计达1647 万部(种),读者规模突破4 亿。网络文学已然成为文化领域新的增长点,吸引着媒体争相报道,特别是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以来,网络文学得到更多政策上的扶持,网络作家群体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各省市网络作协纷纷成立,中国作协逐年提高网络作家入会比例,并于2017 年专门成立了网络文学中心,极大地强化了网络作家的沟通交流和文学产业的协作发展。各类网文活动可谓丰富多彩、热热闹闹,颇有“百花齐放”的繁华盛茂。与此同时,关于网络文学“经典化”“经典性”的讨论应运而生。虽然“经典化”在后现代语境里一直被解构和质疑,但因网络文学本身的影响力和重要性,这个话题似乎无法回避。


一、网络文学的“去经典化”倾向


早期的网络文学因没有受到商业和资本过多干扰,写作往往出于爱好和本能。彼时网络作者如慕容雪村、江南、安妮宝贝、邢育森、宁财神等,都是从传统文学阵地分化而来,他们的作品普遍短小精悍、才气纵横,具有较为鲜明的纯文学气息;2002 年以后,文学网站推出VIP 收费阅读模式,网络签约作者随之涌现,网络写作成为可以养家糊口的一门职业。资本的介入推动了网络文学商业化、产业化发展,也使其骨血中的大众性、娱乐性得以充分释放。根据读者的阅读需要,目前网络小说的类型有都市、言情、玄幻、仙侠、游戏、职场、历史、军事、悬疑、耽美、修真、同人、灵异、权谋、宫斗、异能、重生、科幻、竞技、二次元等上百种,各类型内部不断细化、分化,题材涉猎极其广泛,篇幅普遍较长,呈现自由化、即兴化、平民化及情节的“代入感”和“爽点”等写作特点。


然而,过度强调商业化、娱乐性,让网络文学成为一个全民皆可参与的“狂欢”阵地,写作“零门槛”“高度自由”的同时,也造成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和数量的严重堆积,不受限制的书写致使“架空”“戏说”“穿越”等盛行。进入一些文学网站,各种“霸道总裁爱上我”“豪门弃少快吻我”“绝品透视”之流霸屏,有的以着装露骨的动漫少女图片作为电子封面,堂而皇之冠以文学之名,颠覆和打破了以往人们对文学的认知和想象。


一些写作者缺乏宏阔的创作视野、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生活体验,遵循“读者喜欢什么就写什么”的创作理念,创作题材狭窄局限,不可避免地带来网络文学同质化甚至低质化现象,作品意义构建出现价值缺席,文学应有的艺术、人文和社会承担严重缺位;类型化写作膨胀,隔断了文学与现实生活的依存性关系;盲目跟风,作品媚俗化、创新性匮乏,速成的作品往往注水太多而造成作品的“速朽”,也将“经典”置于生存权的困境,不但没有经典化,还在不断“去经典化”。


虽然现在IP 改编热度居高不下,但对绝大多数作者而言,通过在网站发表作品而获取稿酬,仍是收入的主要来源。作家的收益与VIP 章节的更新字数、更新频率挂钩,作品的点击率、收藏数、“月票”等决定网站作品排行榜和曝光率的数据,也建立在按时按量更新的基础之上。为了得到更高收益,网络作家的首要任务就是保持更新,一旦“断更”,不但失去了网站“全勤奖”,还要接受网站编辑和广大读者“催更”的压力。在这一种违反文学创作规律的生产机制抑或是“催产机制”下,写作愈加像是流水线和商品,而非思想艺术的结晶。很多作者每天码字超过八千字,作品越写越长,越长越臭,小白文、总裁文、种田文、女同文等“流行题材”无不呈现出语言粗糙、结构单一、逻辑性差、审美缺失等问题,类似精神快餐,让人过目即忘,即使每天产量几亿汉字,也属于文字垃圾,没有任何意义。文笔稍好些的作者,却又面临同质化等问题,许多网站的排行榜单常年被诸如“XX 神王”“XX 至尊”“XX 帝君”等占领,此类作品无非是打怪升级、炼丹修仙、屌丝逆袭的套路文,情节雷同,气味相投,面目相近,故事情节虽然“爽点”不断,但也只能让读者得一时之爽,很难带来艺术熏陶和心灵给养,沦为打发闲散时间的替代品。


好作品当然也有,但在浩如烟海的网络类型文中,犹如大海捞针,不易辨识。如果数以千万计的网络文学只能通过几部十几部优秀之作来宣称其“经典性”“经典化”,那是底气不足、自欺欺人。所以,华丽的数据有时并不能如实反映事物的真貌,在网络文学这里,“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得到了最为充分的体现。当务之急是广大网络作家应对那些消解文学应有之精神品格的创作保持警惕,树立精品意识,推出一批具有较高品质的范本,从而促进、带动整体创作水平的提升,逐步扭转网络文学的“去经典化”倾向。


二、“边缘性”和“主流化”


笔者认为,网络文学在“经典化”道路上,必须先实现“主流化”。只有成为主流文学之一种,网络文学才能进入更为宏阔的文化视野,从而为其“经典化”建立“合法性”。关于网络文学是否“主流”历来存在争议。


网络文学拥有海量读者,其新闻效应和文化影响力早已超越传统文学,火星小说网的侯小强曾在一次会议上提出“被广大读者认同”的网络文学才是“主流”,也有评论家认为,主流化既是网络文学自身的需求,也是当代文学发展的大势所趋,在国家文化层面的支持、引导和管理下,网络文学自身的创新性和创造性将会产生新的美学价值。“主流化并不是要求网络文学完全按照传统纸媒文学的路子走,而是说既葆有网文特色又面向“现实”的创作精神”(马季);而网络文学非主流仅仅是“快餐文学”“草根文学”的声音其实更多,持这种观点的人基本来自传统文学评论界,其精英立场天然排斥着网络文学,认为网文难登大雅之堂,甚至嗤之以鼻,说网络文学是“垃圾”者有之、“精神鸦片”者亦有之。然而比较尴尬的是,传统文学近年来除了小圈子里的自娱自乐和一直萦绕的“式微论”,似乎也没有出现多少振聋发聩的经典之作,更遑论读者数量。


如果在作协机构工作,会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网文圈和传统文学界是两个完全平行的圈层,一方面,网络文学的IP 产业开发、“明星化”包装让这个圈子充满了商业气息和社会关注,网文作者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各种大IP 横空出世,天价稿酬博人眼球,鲜少有人关心自身写作发展问题,也缺乏融入主流文学系统的意识;而传统文学界不少人则对网文圈种种“暴富”事件横眉冷对,不屑一顾,认为网文圈只是与金钱挂钩的“名利场”,其“产品”亵渎了文学之神圣。从文学“家族”的内部来说,网络文学的确还处在没有被广泛认可的“边缘性”地位。


事实上,网络文学与传统精英文学需要相互借鉴、相互包容,二者之间并没有天然的壁垒,更多是文学观念上的碰撞,“谁居主流”的纷争大可不必,两种机制下产生的文学作品,优秀者最终可以殊途同归。历史也不断印证,人们既需要启迪内心、发人深省的严肃文学,也需要轻松好看的大众通俗文学。网络文学的最大优势在于为读者实现欲望的虚拟满足、情绪宣泄和精神狂欢等提供了丰富的载体,而其不容忽视的评论方阵,也比体制内的文学精英们更具备在场感和穿透力。所以在“主流化”和“边缘性”这个问题上,笔者比较认可北京大学教授邵燕君的看法,即“主流文学”不在读者的占有量,而是是否拥有“文化领导权”。“主流文学”可以是对“大众文学”有“文化领导权”的“精英文学”,也可以是获得了“文化领导权”的、为“精英文学”留下足够空间的“大众文学”。


网络文学即使还不是被所有人认可的主流文学门类,至少也正在加速向“主流化”发展。加之在有关机构的大力倡导和引导下,网络文学也在不断自我净化和去毒,比如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打造的“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既不同于网络文学网站的商业评价标准,也不同于学术机构侧重文本的研究性质,而是以“国家规格、政府标尺、网络特质、大众审美”为评审原则,对网络文学进行综合评价,彰显出推进网络文学“主流化”的决心。


特别是近年来现实题材创作的抬头,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当然,网络文学能够发轫和壮大,玄幻、穿越、仙侠这一类题材可谓奠基之石,如果只一味强调向传统精英文学的学习、转向,网络文学又如何能成为网络文学呢?在新的历史发展期,玄幻、穿越、仙侠这些类型“大户”需要积极借鉴、吸收文学传统资源,多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保持严谨的创作态度,树立经典意识,杜绝粗制滥造,方可将其血脉中最为精华的部分发扬光大。


三、网络文学的“经典”之路


“传统”观念认为,那些经过长时间筛选而能在文学史留存的、相对“公认”和“权威”、具有永久魅力和不朽价值、对广泛读者产生深远影响的作品可以称之为“文学经典”。所以在大多数人心中,经典更多来自于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领域,对于当代文学作品则持审慎的态度。随着近年来“新经典思潮”引发的文学观念的嬗变,“何为文学经典”的争论与日俱增,那些诞生于当代、被认为具有较高审美特质和艺术价值的优秀作品,其“经典性”或“经典”身份被予以追认,这些作品中也不乏网络文学的身影。相较于传统意义上定型化的“经典”,所谓“网络文学经典”多来自网络上大量读者粉丝的推动和“群选”,更趋于是一种成型中的“狭义经典”,其文本与传统文学经典可谓大相径庭。正如某位学者所言:“网络时代经典的认证者不再是任何权威机构,而是大众粉丝。不再有一条神秘的‘经典之河’恰好从每一部经典之作中穿过———任何时代的大众经典都是时代共推的结果,网络经典更是广大粉丝真金白银地追捧出来的,日夜相随地陪伴出来的,群策群力地‘集体创作’出来的。经典的传承也是在当下进行的,没有‘追认’一说,并且是否被传承本身就是确认一部作品是否经典的重要指标之一。”网络文学自诞生起只有二十年的时间,却已然生成为数不少、对读者和后来作者产生深远影响的作品,正如当年胡适的《两只蝴蝶》所带来的耳目一新,其开创性意义往往大于文学意义。当然,对于网络文学这种“流行性”很强的门类而言,阅读、写作风向的变化很可能导致一种类型的“衰败”,甚至退场,继而失去“经典地位”,因此,部分作品只是相对意义上的“经典”。


网络文学发展至今到底有没有“经典”?探讨这个问题前不妨审视一下金庸及其武侠小说。笔者认为,如果金庸的创作始于网络时代,其一定是当下最成功的网络作家。金庸的武侠小说当年在报纸上连载,读者之众不亚于当今任何一部网文“爆款”,而其连载时间之长,与今天网络作家“日更”何其相似;其创作过程与读者的互动,甚至因为读者的建议而改变故事框架、情节走向,又与网文的“网络化生产”机制如此接近,抛开媒介因素几乎是如出一辙。至于其作品的“流传性”“代表性”经过多年论战研讨,已在读者群体和理论评论界形成了普遍性共识,在此不必赘言。金庸“文学经典”的身份确立,昭示了日后网络文学成为“经典”的可能。例如福建网络作家萧鼎,其《诛仙》在网络上受到普遍欢迎,被广大读者视为后金庸时代的“武侠盛典”;新浪网的“新浪看点”在一个调查栏目中则将浙江的烽火戏诸侯视为最有可能继承金庸衣钵的网络作家。


今年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和上海作协等单位联合推出了“中国网络文学20 年﹒ 20部优秀作品”,其中一些早期的作品至今仍在广为流传,拥有大量死忠铁粉,并不断繁衍出新的大IP,其“经典性”已渐渐可与金庸、古龙、琼瑶等人的作品相比肩。正如邵燕君所言,网络文学的“典范性”在于“传达了本时代最核心的精神焦虑和价值取向,负载了本时代最丰富饱满的现实信息”,这正是网络文学发展和追求的价值所在。


关于网络文学“经典化”“经典性”的讨论或许还为时尚早,但一切已经“在路上”。网络文学通过二十年发展,展现出旺盛而强大的生命力,甚而成为专属中国的一种“文化奇观”的确值得赞叹,但存在的问题同样应该重视起来,不能只谈经济效益不顾社会效益,被资本牵着鼻子走,把文学创作变成文字生产车间。一些网络作家羞于把作品拿给朋友和子女看,钱虽然挣到手,心却难安。


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写作,作品首先能打动自己,令自己满意,其次才是取悦读者。面向未来说开去,网络文学需要继续探索、谋求新变,不断优化自身生态系统,提高精品诉求,自觉进行文学经典的主体建构,熔铸出自身经典的新范式。只有二十岁的网络文学,在文学的历史长河中,固然新鲜如婴儿,但回望只有三十多年历史的中国现代文学,却诞生了诸如郁达夫、鲁迅、沈从文这样伟大的作家,相信随着时光的淘洗,网络文学也将涌现出更多经典作家、传世之作,在文学之塔上永远闪耀光辉。


发表于 2018-12-24 04: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言简意赅,不拖泥带水,写出了当前网络文学有关的理论视角,让读者对网络文学又有了较深的了解。谢谢醉墨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7 20:4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淄水金山黄丰年 发表于 2018-12-24 04:22
言简意赅,不拖泥带水,写出了当前网络文学有关的理论视角,让读者对网络文学又有了较深的了解。谢谢醉墨轩 ...

感谢关注,问候黄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