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1799|回复: 2

冬至夜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20 19:31: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博山/飞鸿踏雪
姑娘是在妻子打开房门的那一刻发来短信的。问的第一句话是:“爸妈,冬至你们吃水饺吗”?出门在外的她,在传统节日里,一句短短的问候,把倍受严寒煎熬的糟糕情绪,感染成一团热情的火焰。冬至,如约而至了。
说实话,对这个传统节日,以往没有太多的热情。只是习惯地接受:它到了,就得数九寒天了。像我,喜热不喜冷的人,倒奢望能绕过这个节气。
那也只能是奢望。日子一到,满耳朵的“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谚语,躲也躲不掉,绕也绕不开,那就欣纳好了。
等到有了意识去一探究竟的时候,自己原先不爱吃水饺的癖好,也慢慢被妻子改造了不少。据说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西鄂人,他着《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祛寒娇耳汤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娇耳”医治冻疮。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原来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
故事固然美妙,但真正打动自己的还是乡人那份感恩的心,淳朴的情。就像端午节,那位楚国忠士早已渺渺,可粽子里依然包裹着一种情结。水饺,在冬至这一日,谁又说不是如此呢?
国人向来希望博个吉兆,取个好彩头。你看,光那饺子馅就有美好寓意:韭菜馅预示着久久生财,白菜肉馅即百财,香菇最有养生功效,将其包进饺子馅里寓意着鼓财之意,鼓即高起,凸出,香菇的形状如同向上的箭头,饱鼓之意,谓之鼓财。 就是不太入眼的酸菜馅,都有了算财之意,家常的芹菜馅顿时生出勤财之意。无限的祈愿,都由这枚小小的水饺承载了起来。
思绪飘的有些远了。我虽非闻香下马,但那枚寄寓美好愿望的精灵已摆在眼前了。随之就是沸水中的翻腾,滴滴飘香小磨香油,酸得牙软的陈醋,还有那狼吞虎咽的不雅吃相,算是红红火火的日子吧?
哦,差一点就忘了,要问什么馅儿――肉加白菜。这时,有句话从脑海蹦了出来:百菜唯有白菜香。
IMG_20181220_192750.JPG
发表于 2019-1-4 20:42: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哦,楼主不是北方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5 19:36: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宋庆法 发表于 2019-1-4 20:42
哦,楼主不是北方人?

地地道道的博山人。问好宋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