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1945|回复: 1

观 非 遗 有 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10 09:3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那慕汗 于 2018-6-10 09:36 编辑

桓台  张连勋

参观了三十九种非遗制作展,感到个个都是民族历史文化的传程,无一不是慢工细活的纯手工打造。有几个展台的物件,触碰到我脑海深处的记忆。

来到老布鞋展台前,几名我熟悉的文友正在向参观的人们介绍着千层底和虎头鞋。看到千层底的老布鞋技艺,就想起儿时娘做鞋的情景。娘把做衣服剩下的布头、下脚料,还有不能再穿的破衣服,用糨子打成了一张张的硬袼褙,剪成一层层的鞋底。用麻线纳鞋时,一针一针的纳,针脚又匀又密,仔细又费时,做一双鞋,娘需费几天几夜的工夫。我穿上刚做好的布鞋,头几天觉得有些硌脚,再穿几天就觉得舒软了。穿上娘做的千层底,好处就是养脚不臭脚。我就是穿着娘做的千层底,走出那座古老的村庄,走向南方,走向人生的梦想的。看到老布鞋,心中总有阵阵暖意袭来。


传统马扎的展台前,我拿起马扎,仔细端祥,觉得做工甚是精细。回忆起参军前当木匠的经历,我也曾做过马扎,老家叫撑兀扎子,也有叫撑凳子的。撑兀扎子用料必须是硬木,一般用枣木红心。先将枣木圆料解成板材,再用板材锯成一根根做马扎的方木毛料,用刨子将撑子按规定尺寸刨平,然后用直尺和角尺划好铆榫线,用凿子和短锯开出铆榫后,将撑兀扎子装配起来,穿上马扎子轴,轴的两头各放上一枚制钱,铆住制钱,一个撑兀扎子基本做好,只待穿绳了。小小的马扎,费工费时,需细心精做,才能既好看又结实耐用。小小的马扎制作,是木工技艺的一项特别呈现。如果,祖师爷鲁班看到今天木工技艺的传程,一定会十分欣慰。


老粗布展台现场,一台操作中的织机正在织布,唧唧复唧唧的机杼声,勾起儿时我对母亲织布的记忆。记得儿时,我们穿的衣服都用老粗布做的。春天种上棉花,等到秋天拾棉花,将棉花弹成禳子,再用娘花车子纺成线,找专门的师傅打出径纬后,就可以放到织机上织布了。母亲坐在织机上,一手拿梭,一手抓机杼,双脚不停地分别上下踩踏板,使机杼前的径线上下分开,梭子来回的穿过,机杼将纬线打压紧实。如此的反复不断,梭子将纬线喂入径线中,织成布的长度就不断地增长。展台上织布的非遗传承人,不正是当年母亲操作织机的样子吗,展台那台织机就像老家原来的织机,既陌生又熟悉。


如今,这些纯手工打造已经成为了一种情怀,费工费时,手工做出来的东西不一定比机器精准耐用,但愿人们为这份情怀买单,这是非遗传程人保持文化传程的美好愿景。人们都在缅怀过去,因为现在我们拥有了太多物质,却失去了过去的纯真和情感。


非遗技艺的传承在民间从来没有与过去断连。国家重视非遗,只有走进生活才能得到最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唯有见生活才能活色生香。非遗需要融入新时代的生活元素和审美观,不能高居庙堂之上、远离人间烟火,成为老古董。在当今时代,非遗保护和传承必须要将传统文化和新时代生活元素、审美观结合起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成为现代生活的新时尚,这样才能赋予非遗新的强大生命力。


阳光照耀着红彤彤的遮阳伞,非遗的展台前,拥来了一拨又一拨身着校服的学生。感谢非遗展组织者的用心,从孩子们童真的眼睛里,我读出了非遗文化的传承。


发表于 2018-6-11 09: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非遗是国宝,传承更重要,一个好的时代,总有留驻那些最美好的东西。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