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5112|回复: 0

红莲湖之人文掌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11 06:5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桓台作协 于 2016-3-11 07:01 编辑

    2014年5月1日,红莲湖二期工程正式对外开放,一时间,游人如织,摩肩接踵。有报道称,五一假期三天,红莲湖游览人数有25万人。这个数字如何出笼咱不清楚,总体感觉人是很多。观赏红莲湖盛大的场面,不能不慨叹我县城市建设又增添了浓抹重彩的一笔。游览结束,在愉悦心情的同时,不免产生丝丝遗憾,就是人文元素的缺失。
    红莲湖虽属新造,其名由来,却源自古老的“新城八景”,其中有“会泊红莲”。会泊,即会城湖,位于现在凤镇夏庄村东北。相传,所以取名会城,与春秋五霸之首的桓公有关,齐桓公九合诸侯,其中一次就在这里。这个传说真实与否,史料记载中没有查到。但是,“会泊红莲”的记载,足以表明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人间胜景。因此,红莲湖所承载的,自然是悠久的桓台历史。近读《元和郡县图志》有隋朝时候,高苑县曾称会城县的记载,虽然叫会城县的时间仅有几年,这却是会城由来一个确凿的事实。王渔洋在《锦秋湖二绝句》二中有“会城隐约接青丘,沙鸟浮沉水急流。一望寒芦秋色里,诸侯曾此会平州”的内容,想来以王渔洋之博学,所写不虚。
    桓台,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红莲湖二期所处的位置,恰恰是我县历史文化积淀集中的区域。红莲湖是在原大寨沟东段基础上兴建起来的。大寨沟,是原郑潢沟,也称猪龙河在县内从索镇到新城的这一段。民国《重修新城县志·卷六·建置志二·堤防·于家堤》称:在城东十八里,郑潢沟上流泛滥,则城东为壑,故作堤捍之。旧志云,往者邑殷富,自知县王秉彝分郑潢沟东入时,而民日以贫。查卷十《职官志》:王秉彝,直隶新乐举人,嘉靖四十一年任,四十五年去职(1562-1566)。这个记载,至少说明此前郑潢沟只从于堤往西。开东支流,则自1562年始。湖区东南角,是著名的前埠遗址,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一个重要城池——葵丘邑。《左传》载:“庄公八年,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山东通志》载,西汉初年,汉文帝封刘宁,国于葵丘,为瓜丘侯。考古发现,这里四千多年前就有人群聚居。
    遗址的南部,有明代开封知府王之都的墓,现存石碑三幢,均系集唐代书法名家颜真卿、褚遂良的字。王之都是新城王氏“之”字辈三个进士之一,官开封知府,造福当地民众,开封民众在包公祠旁为王之都建祠纪念。王之都的成就,与新城王氏的家学渊源分不开的。王氏家族的家学门风自然应该有所体现,而位于东部的碑墙上,只写了王重光和刘太淑人的事迹,其他并未涉及。未免显得突兀。
    张家埠村后,原有一座桥叫阜成桥。民国《重修新城县志》有载:“桥旧建于大埠庄东北隅,郑潢沟支流入溡水迤东之第三桥也。新城县境道东门至索镇三十里,地势高平,陵阜相属,其南北势皆下,郑潢沟由离维北注,及高平之原不能径过,则折而西,由东门外北合笼水入麻达湖。夏涝秋霖,水行不及泄,原南诸村多受害。前人相其势,由沟西折处复浚一支东入于溡,南北行者皆阻此水。桥适当其东西之中,湖乡萑苇耦蒲走淄川博山,淄博陶瓷炭煤运入湖乡者多道此。旧桥既圯,行者不便。吾友李君、张君,乐善君子也。约乡中同志,因年岁丰成,庀材鸠工,财或不给,兼募诸邻村。桥遂焕然一新。是役也,凡伐石若干尺,共用钱若干贯。桥旧无名,因年丰而成之之易也,故曰阜成云。”
    这里还是四河寨的旧址。据1990年《桓台县志·大事记》载:“1860年(清咸丰十年) 秋,县衙筹办团练,配土枪、土炮。冬,前大王村举人张绎武、团练周宗芹在县衙支持下,组织108个村的民众修筑大围子,东起乌河,西依西郑潢沟,南沿郑潢沟、涝淄河,北枕马踏湖,南北长10.25公里,东西宽14.25公里,墙高3岔,周长50余公里,面积126平方公里,于1862年竣工。因四面靠河故名四河寨。”红莲湖所在位置,正好是郑潢沟东支流部分。四河寨的南墙就建在这里。
    更需要关注的是,张埠村张氏居民,据称是新城建县始祖张贵的后人。其族谱有征,称“奉祀远孙”。尽管因为其家族传承中断,难于考证。“奉祀远孙”的说法,也为我们提供了考证张贵事迹的线索。张贵去世后,他的墓就在现在新城镇城东村。后来,他的孙子张缙因县中无学,时任知县杨温苦于筹建困难,慷慨捐出这块墓地,以建儒学,开启新城文脉。张贵的墓地迁到唐山镇于堤村。而于堤村恰恰也位于红莲湖区。此外,离此不远处的乌河边上,春秋时期的齐桓公与鲁庄公曾进行过一场著名的战役,这就是乾时之战。有学者称,这次战役“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因此,这里应该成为展示桓台人文历史的重要载体。
    游览红莲湖,虽然也有一些表现桓台人文历史的元素,比如,二期的东部,有刻着记载新城王氏第一位进士王重光事迹的石刻;湖中贯通南北的石桥两侧,也雕刻了诸如“新城八景”之类的画面。但是这些与宏大的场面相比,不但显得体量小,而且各相关景点间缺乏有机联系,略显零落,没有形成系统反应桓台人文的整体特色优势。这与桓台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不相称的。
    优秀传统文化,是桓台的宝贵财富,也是桓台独一无二的特色。习近平总书记在曲阜考察时指出,我们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最丰厚的文化滋养。红莲湖已经成为我县有代表性的地标建筑之一,如果能够增加一些人文内涵,增加一些景点,展示桓台优秀历史文化,使之成为红莲湖的主题和灵魂,相信其功能将更加完善,特别是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