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宋庆法 于 2019-3-2 04:12 编辑
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临淄 宋庆法
古时候西方有个叫柏拉图学园的地方,很是有名,它的名气广为人知,不仅仅是前后延续近千年之久,且门楣上还铭刻着“不习几何者不得入内”。这所牛气冲天的柏拉图学园,寒碜到开办之初无房舍,只能利用雅典城外的公园讲学,缪斯神庙也只是柏拉图个人住所。
与之几乎同时期的东方临淄,齐国为尊贤纳士,在齐都的稷门附近,建有一处巍峨的稷下学宫,“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设大夫之号,广招天下贤士议政讲学。这么优越的条件做支撑,归齐者如流水,成为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
自从人告别了饮毛茹血,能有一处栖居之所,世代成为一种追求的目标,然而,能遮风避雨就不错了,杜老先生看到茅屋为秋风所破,疾声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几千年过去了,梦寐以求的东西,好似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在临淄稷下街道办,毗邻古齐国稷下学宫遗址,戊戌三九最后一天,我作为采风的一员,来到刚刚落成的徐姚社区,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对于这个地方我并不陌生,三十年前工作单位与之一条河相隔,村容村貌不过是主城区附近的普通村落而已,庄稼人居住的房舍,与周边村里的没有差别,几乎是一幢幢斜南掉北、高低错落的土坯茅草房,整个村庄俯瞰上去,无异于一大堆土坷垃上盖了些柴草,难得一见砖瓦。鸡叫三遍过后,朦朦胧胧时刻,炊烟渐渐升腾,等一霎,人们一个个肩扛手提农具走出院落,去往田间侍弄赖以生存的庄稼。
今日个,若不是社区负责人介绍,谁能相信,村民们祖祖辈辈居住的村落,而今成了梦中仙境,可不止是用高屋广厦能形容的。我到过的地方不多,那些大都市里的建筑,比起这里的住房来,不知要逊色多少倍!村里人每户都能分到两套房,老年公寓免费入住。全部精装修,配备松下液晶电视、海尔对开门冰箱、卡萨帝洗衣机、品牌橱柜、厨卫设施、中央空调,拎包就可居住。
一同参观采风的人当得知这些条件后,无不啧啧咋舌,田艳军女士羡慕地说:“这样的房子,这样的待遇,城里人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参观801住户时,房东大嫂指着窗外对我说:“我站在室内,就能够看到牛山、滑雪场、四王冢、二王冢,还有淄河、火车。”说完,幸福的笑容洋溢在脸上。
徘徊于阳台望出去,远处那起伏的群山隐隐约约,山脚下和谐号动车来回穿梭,淄河蜿蜒,太公湖上碧波荡漾,洁白的鸥鹭或依水草而立窃窃私语,或飞翔于空中一展英姿,红男绿女们踏足玩游,好一幅大写意水墨画。心想,不论多么有名的丹青高手,也难以描绘出这样的画作。
房东大嫂打开电视,正在播放牛山庙会的场景,莺鹂婉转的歌词:“年年是都有着三月三么来哟,姊妹二人么赶来牛山哎哎哟,来到在那淄河滩来呀么来哟……”
人们常说安居才能乐业,牛气冲天的柏拉图学园,连个教室都没有;司马光在《稷下赋》中说,齐王创设稷下学宫,学士们吃着精美的食品菜肴,享用着不低于君主的俸禄,穿的是华衣,住的是高堂大屋;徐姚社区的居民们,现下的条件,远远超过了齐王给予稷下学士们的待遇,揣度他们,将怎样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描绘未来的愿景呢?
耳畔响起这样一句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