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4461|回复: 4

博山地炉,温暖的记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15 01: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深山樵夫 于 2018-11-18 15:54 编辑



(一)
温暖不仅仅是来自阳光,也许是来自心灵或炭火。心灵的温暖可以提升生命的温度、热度与能量,炭火的温暖是可提升生活的质量、满足与态度。每当我想起家乡时,就会情不自禁的想起家乡冬日里的地炉,红红炉火释放出的热量暖着我的身,那些乡情乡音暖着我的心,那是一生挥之不去的温暖记忆。

家乡博山地炉由来已久,不知道是不是博山的民俗原创,因为在别的地方也曾经见过地炉,比如在河北保定的总督府内,也有地炉。其实是不是原创,能不能进入非遗文化名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的一种温暖,确实胜过了冬日的阳光。地炉,在民间的生活中,曾经是一种生活的奢侈,并不是家家都能有的。即使在今天的楼房时代,也并不是户户都是地暖,大多数还是用屋内的暖气片来取暖的,只有一部分的新楼房住户享受到了地暖的温暖与温馨。

如果说农村居家的地炉与城里楼房的地暖有什么异同的话,那是关联度很高的,取暖的方式都是在脚下,屋内没有炉子,空气很洁净等等。不同点也挺多,例如农村的地炉是烧煤,而城里的地暖是接入水暖的管道等等。

记忆中,在农村的老家,地炉是一种生活的追求和象征,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家境好了,要盖房子,在盖房子的设计中就会有地炉的考虑,这样在盖房子之初,就会在挖地基、筑房基的同时,把地炉的设计融入到房屋的整体设计之中。一般建屋是三间,就是最里间的房基要设计上地炉,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请泥瓦匠在盖房子时直接将地炉建上,于是这地炉如同一个刚出生的孩子般,有了身子、脸面和五官,身子就是地炉的基本部分,这部分全部在地平线之下,(有的人家也把地炉完全设计在地上,地基上的墙体要很高才行;或者借助山坡的地势,在高宅墙上全露天修建,但是记忆中的绝大多数是建在地平线下的。)炉身包括最下端的炉底,就是出灰的底端,然后是上面的炉膛,炉膛中还有炉支,就是打造的熟铁条,间隙不能太宽,宽了会落下正在燃烧的煤炭;窄了会捅不下燎渣;所以聘请的泥瓦匠就要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技术,方能做得恰到好处的。再就是炉台,这炉台是平面的,越往里就是设计上一个向上的斜面,这个斜面里就是炉口,这个炉口也是极讲究的,不能太大,大了费炭多,小了加炭少,燃烧的炭火暖不起屋里的地炕。然后是发“旋”,就是在地炉炉台上方用整齐的方砖竖着用石灰泥嵌成拱状的桥型,旋下面形成一个立体空间,这个空间不能太高,高了容易招风;也不能低了,低了会碰到头的。做“旋”的同时,就要同时建上左右两个出烟口,这两个出烟口连着炉膛,就是将烟火分离,炉灶里的烟排进两旁烟筒,炉火进屋内的地坑内,然后在屋内环绕串流,这样整个地炕的外景就全部完成了。这是盖房子时泥水匠要与房基一起完成的建筑部分。这部分完成后,地炕的外观极像是一个可爱的卡通娃娃。

新房子建好了,地炉的外景也就基本完成了。但是屋内的构制也是极其讲究的,里面的地基要保持与外面炉膛一样的水平直线,让炉火顺畅的进入,这就要夯实地基,然后平整的铺上底砖,底砖铺好后,要嵌好缝,然后是上层的方砖,记忆中的方砖大约在半米以内的四方体,厚度约二指左右,正面的方砖很光滑,并且每一个方砖都要平整结实,棱角齐整,这样嵌合起来才保持着缝隙接口均是一条直线,每一块方砖都要有下面耐火砖的坚强支撑,这是一个绝对的技术活,下面的支撑砖必须坚固,能够支撑方砖和屋内桌椅、大床等重量,并且稳固如泰山才行,还要保持缝隙连接紧密不漏烟,一般方砖之间的缝隙使用石灰膏和细沙合成嵌缝的。室内的地砖铺好后,整个地炉的建设就基本完成了。


博山地炉.jpg
 楼主| 发表于 2018-7-15 01: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深山樵夫 于 2018-11-18 15:55 编辑


(二)
地炉建成后,还要有相关配套建筑,比如地炉的三面要用砖砌起墙来,这一部分有两种处理法,一种是砖墙砌到地平面,完全敞口,但是这样不能遮风挡雪,所以大多数人家都采取高于地平面的方式,记忆中我家里的地炉是油毡纸顶棚,就是用木条制作成一个两米多长一米多宽的木框,然后将油毡纸铺在上面,然后用钉子和木条固定,做好后,放在地炉上空,这样地炉的炉棚就搭好了,然后就是修地炉的台阶,一个地炉的台阶大约五阶,一般是砖砌好后,平面抹上水泥,也有用青石做台阶的,这一步是很关键的,因为台阶的间距不能太大,太大不安全,在没有电灯的时代,特别是晚上,很容易下地炉时失足受伤的;有了电灯后,地炉里也安上了照明灯,人下去就方便顺畅、安全多了,就是这样,下地炉看火,也偶有摔倒的,很可能摔伤腿和胯骨。地炉一般是不灭火的,炉中的煤炭要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添上一些,用烧火棍捅炉膛,把烧乏的煤灰捅下去,然后添上新的煤炭,在晚上十点之后,就用“搭伙”(用煤灰和烧土混合成的)覆盖到地路面上,最里面还要留下出火口,保持室内的温度,这也需要经验的,放多了影响室内温度,放少了炉内的炭火烧不到天亮,天亮之后,再把炉火捅开,清理炉底的煤渣,捡出没有烧尽的煤核。炉火更旺了,地炉的烟囱冒烟了,新的一天的温暖生活又开启了。

在贫穷年代,家有地炉是一种温暖生活,屋内的地砖每天用拖把擦洗的很干净,可以在上面干燥衣服、过冬的地瓜干等,特别是晚上铺上苇席或毯子,人就可以在上面睡觉,特别温暖和舒服,胜过今天睡在席梦思上。

一位伟人说: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地炉烧的煤炭很多,增加了不小的家庭支出。于是有人动脑筋对地炉进行了改造,把传统的地炉斜面改成平面,把炉膛加以改造,冬天可以在地炉上烧水做饭炒菜,但这是当时顶尖的技术活,并不是家家都可以改的。记忆中,我的邻居家里有几户进行了这样改造。比如屈家大哥家,就改造的很好,引得邻居都去参观,但是问道怎么改造的,人家笑而不答,而且改造的成本不低,若改不好连原来的效果也不如,因此多是仅仅停留在羡慕而已。

我们家人多,爸妈住堂屋北屋,姐姐们住西屋,我与哥哥们住东屋,后来两个哥哥结婚住在了单位的宿舍里,东屋就我自己住了,这方便我看书,但是晚上十点必须熄灯睡觉的,别的事情母亲要求的比较宽,但是在熄灯这件事上,是比较严的,如果不熄灯就会一遍一遍的催促,我只好熄灯休息。那个时候,虽然学校也开始使用全国统编课本,但是相对家庭作业比较少,学习压力也不大。大家都在如饥似渴的找些课外书籍看,比如《红岩》《青春之歌》《第二次握手》《家》《春》《秋》《鲁迅选集》等等。大姐是教师,经常从学校借书来看,但是我没有机会看,因为借书是有期限的,特别是好书、新书,更轮不到我看,等她们看完了,也就到了还书期限了,于是我想到了一个妙法,等她们休息了我拿来看,但是在晚上十点之后熄灯呀,看书的机会也不多呀,怎么办?我思来想去,终于想了个办法,把屋子里地砖擦得干干净净,把苇席铺在床下,打着手电筒看,但是看到凌晨一两点就迷糊起来,渐渐睡着了,第二天早上,发现书和手电筒都没有了。其实我也知道,这是被母亲没收了。这也难不倒我,我悄悄潜入家里封闭的老屋中,还真发现了一些五十年代版本的书籍,比如当时的老课本,有些课文我至今记忆深刻,如老舍的《我们在世界上抬起了头》、臧克家的《毛主席向着黄河笑了》、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等等;特别是我找到了两本当时还是“禁书”的《郁达夫文集》和《孽海花》。为了看书,我晚上把门关上,窗帘拉上,点上蜡烛躺在床下的苇席上看,但是不久又被母亲发现了,书也被没收了,为此我悄悄找了好几天,终于找到了,再继续在晚上看,可是被母亲发现后,这些书就再也找不到了。这些事情,今天想起来,感觉特别有意思,为看书跟妈妈“斗智斗勇”,但我并不抱怨妈妈,认为妈妈当时做得并没有错,毕竟年轻时集中精力学习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7-15 01: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深山樵夫 于 2018-11-18 15:55 编辑

                                                   (三)
其实深夜借助地炉的温暖看书并不值得炫耀。2007年秋天,我去河北保定,参观了直隶总督府,此总督府管辖当时清朝最大的省份,号称“京畿重地”,素有“一座总督府,半部清朝史”,总督府的第一任总督就是雍正,还有曾国藩等,其中最敬业的就是曾国藩,虽不是任期最长的总督,但却是批阅卷宗最多的,在任期间批阅数万件卷宗,冬天他就是借助地炉的温暖批阅卷宗的。

直隶总督府的地炉,基本上与老家的地炉很像;但是有些地方就不同了。在古时候,地炉,是指就地挖砌的火炉。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玉门关盖将军歌》:“军中无事但欢娱,暖屋绣帘红地炉。”似乎不是家乡的地炉的类型。我理解那些地炉是就地挖的,我在想为什么挖在地下呢?怎么不在地上构筑篝火呢?主要是边塞风大,在旷野生火不容易点着,并且即使点燃了,火苗会被风刮的乱窜,甚至会伤着人的,所以挖地为炉。另据相关资料记载:早年在天津石家大院客厅里有一个冬天用来取暖特别设施――地炉,地面方砖都是架在梅花垛上,底下是纵横交错的烟道,在西房山处有一个地炉灶口,为地炉烧火处,入炭二百斤燃烧一昼夜,然后热气顺烟道穿过,烧热地面,而后顺着东北角处暗藏的烟道,从屋顶排出。这样的地炉,似乎与家乡的地炉有些近似。

我家附近有一座砖窑,因为靠着一个煤渣堆,当时公社建了个砖厂,组织工人用烧土和粉碎后的煤渣制成的砖坯,放到椭圆形的窑炉里烧,一边放砖坯烧制,一边有工人戴着手套用小铁车取出烧熟凉透的红砖(有的砖出窑时还带有微热)。烧出的红砖质量很好,有角有棱的,是建筑的好材料。我们经常在放学后,从家里拿出一块地瓜或一个土豆,埋在正在烧制的砖坯上面的沙土里,大约大半小时就完全熟了,我们叫“炕地瓜”,非常好吃,似乎比现在街上小贩们卖的烤地瓜还要好吃。

故乡多山,很多生产队在某一处山坡或空地上建上一个场院,用来储存农具、良种、农药等,在场院边都会有一两座露天的地炉,也叫露天火炕,这地炉干什么用?用来是育苗用的,育地瓜苗,火炕下面烧柴火,上面一层很厚的土层,把地瓜种埋在土里,浇上水,下面加温,催生地瓜快速发芽成秧,然后把秧苗剪成20-30公分,插到玉米地里,这叫玉米地套种地瓜,有的是在沙土里大面积种植,在贫穷年代这也是增产、增收的方式。但是烧炕育苗的人,一定得是有经验的老农民,要始终保持火炕的温度,太热会把地瓜秧苗烧死,温度太低苗会生长得很缓慢,特别是不能缺水,如果缺水地瓜秧也会旱死的。当你看到秋天庄稼地里收完玉米、收地瓜的丰收景象时,你也许不知道地瓜与地炉也有很直接的关系。

我不知道地瓜炕与家里的地炉谁先谁后,但是知道都是温暖的源头,正如我们在文学现场这个温暖的家,帖子如炭火、如火种,只有写读的紧密互动,才会让这个网络文学之家更加温暖!

博山地炉,一张乡情乡音的名片,一张孩童般的温暖笑脸,我一生挥之不去的温暖记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15 09:26: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了佳作,了解了地炉。可见智慧在民间。如果冬天读此文,将倍感温暖。问好李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16 16: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描个地炉热烘烘,就把暑热压下去了。格物致知,是很享受的事。问好樵夫主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16 19:40:17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民智慧,地炉温暖。
时代变迁,恐难流传!
问好樵夫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2 01: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疯子 发表于 2018-7-15 09:26
读了佳作,了解了地炉。可见智慧在民间。如果冬天读此文,将倍感温暖。问好李老师。

谢谢张老师的回复和支持,此帖子沉寂四个月之后,浮出水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2 01: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辽阔之海 发表于 2018-7-16 16:22
描个地炉热烘烘,就把暑热压下去了。格物致知,是很享受的事。问好樵夫主板。

当季节从浮躁归于冷寂之时,我们也许应该是时候享受这份温暖了。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2 01: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玉静心明 发表于 2018-7-16 19:40
乡民智慧,地炉温暖。
时代变迁,恐难流传!
问好樵夫老师!

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让一些民风民俗也逐渐消失了,但是记忆仍在,温暖犹在。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15 04:3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炉是咱博山老百姓发明的土暖气,干净卫生且恒温,也是一个家庭生活水平的体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